2008年10月29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善用“治安岗”中的科学发展观
罗瑞明

  在临海市,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,从今年7月份开始,每到夜晚,市区人流量集中路段的部分报刊亭都会有民警驻守执勤。白天卖报晚上“放哨”,报刊亭与“治安岗”合二为一,成为临海市治安大防范的一大创新举措。这些街头报刊亭,在装上警灯、灯箱后,夜间7点30分至11点这一时间段就成了民警执勤的“治安岗”,每个“治安岗”负责一个区域的巡逻工作(10月23日《浙江法制报》)。
 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,方便为市民办事,许多城市曾设立了不少治安亭。这些治安亭上部是全透明玻璃,下部是铝合金,亭外装有警灯,里面坐上个手握警棍的警察,令人感到威武凛然。它们就像哨兵,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  最近这些年,从上到下对社会治安问题非常重视:“110”快速出动,网格化巡逻,社会治安有了明显改善。正因为如此,一些治安亭与以往相比似乎显得没那么重要了。于是,有的玻璃烂了没人修,有的亭外贴满了“牛皮癣”,这样的治安亭犹如漂亮的脸上出现一道伤痕,大煞风景。
  其实,治安亭看似很简单,但是从布局到建造得花不少精力和财力。治安亭用得好,可以帮助市民解决不少问题;弃而不用,不仅是治安资源的浪费,而且与周边的景色不相配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治安亭虽小,影响却甚大。
  小小治安亭无须增加投资,无须占用新的地盘,在城市寸土寸金的环境里,如果安全时段将其出租或免费借给一摊难求的困难人员,那将起到多大的作用?临海市能将报刊亭一举两用,不仅解决了市民看报的问题,而且又有利于维护治安,方便为民服务,这个举措很实用。反过来,如果城市能将“废弃”治安亭充分利用起来,白天成为报刊亭,晚上成为治安亭,那么治安亭也更能物尽其用了。
  我们往往想得到看得见的都是大事,却会忽视眼前的细节,其实,善用每个细节,让小作为发挥大作用,也是科学发展的一种表现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小小“治安岗”就是平安建设、科学发展一个很好的切入点。